马太福音5:17-20
周慧贤牧师信息
上次我们学习了马太福音 5:14-16,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下一段经文。
马太福音 5:17-20 17“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 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19 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 20 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在上述经文马太福音 5:17-20 里,主耶稣指出律法与先知的重要性;他说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
主耶稣怎样成全律法和先知呢?既然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都不能废去,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要谨守律法的诫命呢?在 20 节他说:“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我们的义怎样才可以胜于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呢?现在我们就一步一步地学习这些问题。
律法和先知
首先我们要了解 “律法” 和 “先知” 的意义。律法是雅伟神赐给以色列民族的;“律法” 是指旧约的头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与申命记;“先知” 是指旧约时代各位先知的预言与劝诫。
在主耶稣的时代,一些文士(即律法师)与法利赛人专门研究与诠释圣经的律法,他们很着重有关日常生活细节与行为的诫命。而主耶稣的教诲却是完全不同,他着重人的心灵,而不是外在的行动;因为以色列人没听过这样的教诲,有人就以为他要废掉神的律法和先知。所以主耶稣明确地宣布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
主耶稣怎样成全律法和先知?
主耶稣所说的 “成全律法和先知” 有两部分:
- 当主耶稣出现,旧约圣经里所有关于弥赛亚救世主的先知预言都完全应验了!
- 主耶稣要成全律法的属灵意义。
圣经里所有关于弥赛亚救世主的先知预言都完全应验了
在旧约圣经里有很多预言提到雅伟神要派遣一位救世主弥赛亚到世上来拯救以色列人民。
1.在主耶稣出生前 700 多年,先知弥迦预言有一位以色列的领袖要从伯利恒出来:
弥迦书 5:2 2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在马太福音第 2 章,当几位博士(占星学家)来到耶路撒冷要寻找刚出生的犹大的王,希律王想知道基督要在哪里出生,祭司长和文士们就引述这段经文弥迦书 5:2 来对王说:“在伯利恒”:
马太福音 2:4-6 4 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 5 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著,说: 6 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2.在主耶稣出生前 600 多年,先知以赛亚预言道有童女要怀孕,生下一个儿子:
以赛亚书 7:14 14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
当童女马利亚怀孕生下耶稣,这个预言就应验了。在旧约圣经里还有很多其他关于救世主的预言,当主耶稣出生,这些预言全都应验了。
律法的属灵意义
要了解主耶稣如何成全律法的属灵意义,我们要先明白律法的属灵意义是什么。律法里有很多诫命规定以色列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要怎样洗手,怎样献祭物等等;律法师与法利赛人强调人民要遵守这些诫命。但雅伟神赐律法给以色列人民不单单是为了教导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律法包含着深奥的属灵意义;遵守律法的各条诫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就要遵守律法的属灵意义。那么律法的属灵意义是什么呢?
马太福音 22:35-40 35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36夫子,律法上的诫命,那一条是最大的呢?” 37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39其次也相倣,就是要爱人如己。 40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最大的诫命就是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第二大诫命就是 “要爱人如己”。 主耶稣说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加拉太书 5:14 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罗马书 13:8-9 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9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上述三段经文马太福音 22:35-40、加拉太书 5:14与罗马书 13:8-9 指出全部律法和先知都包括在这两条诫命里:“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和 “爱人如己”。所以这两条诫命就是律法和先知的属灵意义。
主耶稣的生命成就了律法和先知的属灵意义——“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和 “爱人如己”
主耶稣不但教导我们要尽心、尽性、尽意地爱主—我们的神,并要爱人如己,而且他的生命已完全成就了这两条诫命。
马可福音 14:35-36 35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36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上述经文主马可福音 14:35-36 叙述主耶稣在被捕之前,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他恳求父神将这杯撤去,意思就是免了他被钉十架的死刑;但他立刻就说不要从他的意思,只要从父神的意思。他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心甘情愿顺服在父神的旨意下。
约翰福音 10:14-15 14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15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
上述经文约翰福音 10:14-15 指出主耶稣为了爱我们,他自愿舍命来拯救我们脱离罪恶。他确是一个好牧人。
路加福音 22:31-34 31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著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 32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33 彼得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 34 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
上述经文路加福音 22:31-34 是主耶稣在被捕之前,他告诫西门彼得的话。他早已知道彼得要三次不认他,但他还是照样爱彼得;主预先警告他、为他祈求好让他不会失掉信心,以便他可以悔改并且鼓励其他的弟兄;假若彼得失去信心的话,他就不会悔改了。这就是爱人如己的生命!
路加福音 23:33-34 33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34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上述经文路加福音 23:33-34 叙述当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他继续爱那些设计杀害他的人,他为他们祷告。
上述的各段经文:约翰福音 10:14-15、路加福音 22:31-34、马可福音 14:35-36 与路加福音 23:33-34 让我们看到主耶稣不但教导这两条最大的诫命,而且他自己活出这两条诫命,他的生命确已成就了律法和先知的属灵意义。
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在马太福音 5:17 主耶稣说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接着在 18 节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天地都废去了” 是什么意思?
圣经预言将来这天地都要被毁灭,这天地不会永久存留的,但将有新天新地:
彼得后书 3:12-13 12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镕化。 13 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上述经文彼得后书 3:12-13 说的 “神的日子” 就是审判日,在那日天空与各种物质都被烈火销化了,那些罪恶的人当然不能逃脱;但神要创造新天新地,只有公义的人才可以住在那里,不公义的人是没有分的。你若想居住在新天新地里,你就要做一个公义的人。
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在马太福音 5:20 里主耶稣说:“若你们的义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是怎样?
首先,根据圣经的定义,公义是什么?
申命记 6:25 25我们若照雅伟——我们神所吩咐的一切诫命谨守遵行,这就是我们的义了。
这就是旧约圣经里的公义的定义。文士和法利赛人很谨慎地持守律法的诫命,而且他们也劝诫人民要谨守律法的一切律例典章。我们来看看文士和法利赛人怎样遵守律法的诫命。
路加福音 18:12 12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上述经文路加福音 18:12 是一个法利赛人的祷告,他一个礼拜禁食两次,而且他把收入的十分之一都奉献给神。其实律法并没有规定每个礼拜要禁食两次,律法只规定在每年的赎罪日,犹太历的十月初七那天,犹太人要禁食一天。这个法利赛人所作的远超过律法的规定。而且,在奉献方面,法利赛人也特别谨慎:
马太福音 23:23 23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在上述经文马太福音 23:23 里,主耶稣谴责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假冒为善。他们把薄荷、茴香、芹菜等东西的十分之一献给神;但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他们反倒不行了。
但为什么他们要把薄荷、茴香、芹菜的十分之一献上呢?这些东西并不是他们的收入,他们不是种植蔬菜的农民啊!这一点是非常有趣的。律法规定要献上收入的十分之一,文士与法利赛人是教师,他们只要献上学生所付的学费收入的十分之一就行了。但他们却认为如果那些种植蔬菜的农民不奉献十分之一的话,所有种植出来的农作物都成为不洁了。他们唯恐买到不洁的蔬菜,所以就把所有买来的食物都献上十分之一给神。
请各位注意,主耶稣并没有谴责他们做错了事;主说:“那也是不可不行的”,请注意 “不可不行” 四字! 这是应该做的,虽然是琐碎一点,但并不是错的。错处是在于 “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不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事他们却忽略了!
基督徒怎样才可以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
现在我把以上所学习查考的各点总结起来。根据申命记 6:25 的教诲,我们若谨守律法的诫命,那就是我们的公义了,这是旧约时代的公义。律法只规定每年要禁食一次,但文士与法利赛人却每周禁食两次;律法规定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献给雅伟神,但他们唯恐农民没有奉献十分之一,那就使种植出来的蔬菜都成为不洁,所以他们把买回来的薄荷、茴香、芹菜全都奉献十分之一;借此可以看出他们对遵守律法诫命的谨慎态度。主耶稣说如果我们的义不胜过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就断不能进天国。他们这么谨慎地遵守律法,我们怎样才可以胜过他们的义?
在上面我已解释过,主耶稣谴责文士与法利赛人不遵行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所以他们并没有成全律法。我们若实行公义、怜悯、信实,我们的义就胜过他们的义了!
基督徒怎样实行公义、怜悯、信实?
在马太福音 22:35-40 里,主耶稣说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与 “要爱人如己” 就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所以当我们遵守这两条诫命,我们已成全了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我们已经实行公义、怜悯、信实,换句话说我们的义已胜过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
结论:律法引领我们到主耶稣基督面前
我们不是犹太人,我们不用守旧约的律法,但我们有国家的律法管辖我们的行为。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奉公守法,没有干犯法的事。但请问你是否认为你只要遵守国家的律法,你就是一个根据圣经标准的公义的人吗?我从小就遵守国家律法的条例,但我深深知道我不是圣经所说的公义的人,这种情形一如使徒保罗所说的话:
加拉太书 3:11 11没有一个人靠著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靠着信心而生活。
“没有一个人靠著律法在神面前称义”,遵守律法不能使我们成为公义的人;公义的人每天都依靠信心而生活,意思就是相信主耶稣并且完全顺服他的话。我们若相信与完全顺服主耶稣的话,我们就成为公义的人。
加拉太书 3:24 24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着信而成为公义。
“训蒙的师傅” 就是正式入学之前的老师,犹如今天幼儿园的老师。律法就是那训蒙的师傅,引导我们来到主耶稣基督那里,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罪。当我们相信与顺服主耶稣的教导,父神就让我们成为公义的人。
Pingback: 你们是世上的光 | 神国福音 (www.shenguofuyin.com)